继昨日激烈的思想碰撞、实战玩法输出、市场洞察等等干货之后,7月13日,中国母婴前沿(cmif)大会又迎来了精彩绝伦、唇枪舌战的“battle吐槽辩论”,围绕儿童粉、母婴实体零售的终极形态、营养品、产康、母婴洗护5大辩题展开。
本次我们也跳出了固有思维的圆桌论坛模式,采用“battle吐槽辩论”的方式,让参与者更好的表达自我和对行业的思考和见解,相信比起粉饰太平的官方发言,真实与洞察对母婴人来说具有更深层次的价值。
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将母婴人更关心的母婴品类渠道数据暨消费者画像,以数据形式讲透,帮助母婴人理清发展现状,解码变化中的增长方向,洞察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母婴品类渠道数据暨消费者画像》尼尔森iq中国区首席业务增长官郑冶:城镇失业率增加5.2%,整体快消品产业销量下滑5%,母婴用品却增长了0.2%,而其他快消行业全部下滑。由此看出比我们更困难的行业还很多,母婴产业依然是朝阳行业。
接下来,重头戏登场:
新生代科学喂养观念的提高、精细化育儿理念的深化、占14亿人口比例17.95%的儿童人口数量,让儿童粉逐渐发展成为继婴配粉后的下一个消费蓝海。但行业的急速扩容和源源不断涌现的品牌,也让整个儿童粉市场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在此之下,令人思考的是《儿童粉百亿市场规模,如何正本清源?》
儿童粉数字化营销设计师余老狮:儿童粉快速发展有三个原因:1.串货乱价导致婴配粉不赚钱了;2.买儿童粉这批人本来就是门店沉睡的老客户;3.儿童粉没有经过国家的严格管控。“长高”是儿童粉里面的内卷,儿童粉上半场已经结束了,那么谁能在下半场找到除了长高外的卖点,谁就能出圈。
长高一点儿童成长奶粉创始人/高睿健孕童创始人庞海丰:全面均衡的营养不仅对儿童发育有促进长高的作用,而且还有促进大脑智力发育、提升免疫力等,所以说儿童奶粉不等同于长高奶粉,它要大于长高粉。
gogo&le儿童粉总经理刘鑫:0-16岁这个期间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点,那为什么长高能够成为卖点?是因为相对于体质好、聪明等,长高可以明显让消费者有感受。
母婴行业评论员年永威:给大家三点忠告:第一,儿童粉品牌的从业人员应该珍惜儿童粉这个来之不易的品类,我们坚决不能做提前透支消费者信任和自毁前程的事情;第二,提防过度功能化和营养品化的趋势。因为这其中有两大风险:1)政策监管风险和法律法规的风险;2)消费者信任透支的风险;第三,所有的母婴人,包括儿童粉从业人员应该有生态的意识,共同培育一个共生共荣更大的蛋糕。
在母婴江湖上,除却大型全国连锁外,还有两股势力在暗自较劲。一边是雄踞一方的“地头蛇”,另一边是“小而美”的网红店主,那么《地头蛇or母婴店主,母婴江湖谁是青铜王者?》
谷根孕婴创始人李志恒:网红店的短板比实体店的短板还要严重,因为有它的局限性。第一,没有产业供应链;第二,服务专业度不够。当然,我们也要向它们学习一些及时性、便利性、娱乐性的元素。
南国宝宝创始人刘江文:行业内卷会淘汰50%门店,但绝不是地头蛇,行业动荡下,老弱受小的门店会优先被淘汰,而盲目贪求大规模,不如聚焦区域市场占有率。只要你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我们才能拥有谈判和溢价能力,这也是争夺资源最好的能力。另外,网红店主能做好的是凤毛麟角,所以并不是所有想做网红就能做成。
育婴坊创始人赵清志:网红是青铜,最终会成为连锁这样的王者,网红店主的执行力值得连锁店学习,但网红店要向连锁店学习的地方也很多。
一米婴光母婴连锁创始人吴亚明:目前倒闭的大多都是没有抗风险的单体个人门店,因为它们拿不到丰富的资源和差异化的活动,房租高、货款等等问题压的这些门店喘不过气。而对于连锁门店来讲,最起码是有厂家在资金、活动上有支持,所以影响会有但不至于倒闭。
追光母婴俱乐部创始人/婴乐会母婴创始人罗小凤:夫妻店不是网红店,网红店有更多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我们不需要融资,因为我们从来都是现金流的生意,从来不用做赊帐,客户黏性我们很高。
爱尔婴联合创始人鲍金兰:网红店主的优势:1.学习力更强;2.执行力很强;3服务更精细化;4.客户粘性更高;5.客情能做到位;6.更懂客户的需求;7.运营成本很低;8,我们不仅要利己还利他,具备分销能力;9.母婴只是基点,我们还在往外做。网红店主只是刚刚开始,而连锁门店只是赶上了红利口。小店窜货,是经销商、连锁、厂商给我们的,这需要从源头做好。
come baby母婴创始人王娟:我们之前赚的信息差,人口红利,但现在进店率下降,出生率下降,不管对连锁还是对单店都是有影响的,有些不愿意突破的单店和连锁也会倒闭。
毓果儿·宝贝之家创始人果果:区域连锁说店员也能做ip,但是对于网红店主来说,首先他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其次如何留下这个员工还是个问题,有了一定客户粘性的这个员工,难道他不会在你隔壁开一家店吗?
凤凰奥美董事长杜凤林:我总结一下几个关键词:内卷、网红化、学习力、服务力。在这些词背后,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明确方向,对这个行业进行不断迭代和升级,无论是关键上的还是做法上的,需要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去进行自我革新和迭代升级。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高速发展,很多品牌方下注dha,那么《dha营养品,到底是鱼油好还是藻油好?》
洪龙科技董事长陈光永:鱼油市场占比超过了80%,国外货架陈列最多的就是鱼油。欧美国家对鱼油有各项研究,并且制定了相关标准,中国更是把鱼油更是列为新资源,鱼油还有一项ifos五星认证。从市场上来看,藻油缺少检测。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特聘营养师王刚:鱼油核心成分是omega-3,而dha只是属于omega3当中的一部分。诚然,它含有epa这个成分,但从母乳营养成分分析当中,可以看到也有epa成分,从功能医学、临床医学,全球近几十年的研究来看,没有任何一例婴幼儿因为摄入了epa,造成延缓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出血问题。
纽曼斯营养品中国区执行董事蔡振:鱼油和藻油各有千秋,二者的区别是鱼油里面存在epa,它最大作用是降血脂,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会造成凝血问题。而天然提取的藻油是没有的,安全性更高。并且能够能够用于婴幼儿食品的鱼油,dha和epa比例必须是5:1,甚至是10:1,现在欧洲包括全球的趋势,有99%的奶粉中添加的是藻油。
修正孕婴童事业部总经理、优智dha创始人郭洪蝀:从成人角度来看,鱼油很好,但对于婴幼儿来说,epa可能会导致性早熟,而鱼油里面的dha和epa无法分离。另外,鱼油虽然可以解决全家化问题,其实他就是想做更大市场,但我们藻油品牌更专注于婴幼儿。从成本上来看,藻油是头部鱼油品牌价格的3倍以上。
凤凰奥美董事长杜凤林:藻油和鱼油没有输赢,但需要注意的是母婴用户有三大关心的因素:1.要足够安全、足够权威,包括用户相关临床的试验或者这方面的数据;2.品质要能够保证;3.性价比。
在母婴红利消失以及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多方影响下,产康被母婴门店寄予了拉动利润空间的厚望,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产康行业有90%都是不挣钱的,那么母婴店究竟要不要做产康呢?《为什么90%以上的母婴店做产康不赚钱?》
孕产战略分析师薛峰军:因为产康店和母婴店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做服务一个是卖货的。很多母婴店都是想锦上添花,而不是迭代升级。母婴店做产康要么做加盟,要么关店开产康店。
梵恩诗产康创始人苏正驰:我认为产后妈的健康管理是一生的事,生完宝宝以后,女性的身体肯定有很多亚健康的状态,跟没有生过宝宝的女性身体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作为从业者研究的方向应该是如何让这样的群体越来越精准更加健康、更加美丽。
奶叔创始人杨彬:母婴店做产康请直接加盟,而在选择时,要看它的品牌底蕴、自营数量、数据基因、项目仅提供给2岁孩子妈妈。
娇美妈咪产后修复创始人原晋兵:产康不用增加项目来保持盈利,而是要对项目进行不断的升级。我们把一个女生的孕产阶段分成从备孕期到产期,到妇产期,我们是-1.5至5岁,也就是高频次做产康妈妈需求在生完孩子以后的5年内,或者说精准点在3年内的需求,我们不需要做女性一生的事情。
2021年初,母婴面霜洗护类的深水弹被引爆,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症......无数家庭谈激素色变。透过现象看本质,《母婴面霜洗护为什么离不开激素说?》
零勄説创始人神豆奶爸:婴幼儿护肤品不止激素这一种违禁成分,很多品牌添加是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有效果可以卖的更好。其实激素并不可怕,但害怕的是违规添加、不标注,而且还是超强效的。
妙抚联合创始人罗嗣亮:我认为放弃实体店的洗护品牌没有未来,但是不做电商的品牌更没有未来,因为当下消费者他的消费习惯就在线上,另外低价其实在线上也做不起来了,现在的模式是主播带货,但它也不会太低价。
芷御坊创始人/脾牛创始人陈出新:化妆品为什么添加激素?因为炎症期要到医院处理,但母婴店想吃这块蛋糕,这个市场非常之大,因为60%的宝宝都会长湿疹,特异性宝宝差不多10%的市场比例。
俗话说,不讲真话的battle吐槽,都是“耍流氓”。而母婴前沿精心准备的这场battle吐槽跳出了固有思维的圆桌会议模式,把一切能说的、不能说的一次讲透。相信在这场唇枪舌剑下,给母婴行业从业者更多的思考,对未来态势也有了进一步判断。
俗话说,不讲真话的battle吐槽,都是“耍流氓”。而母婴前沿精心准备的这场battle吐槽跳出了固有思维的圆桌会议模式,把一切能说的、不能说的一次讲透。相信在这场唇枪舌剑下,给母婴行业从业者更多的思考,对未来态势也有了进一步判断。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